辨識植物這件事

最近學生拿了一堆標本來給我鑑定,讓我深深體會到「辨識植物」(a.k.a. 「認植物」)這件事,確實非常的困難(要特別注意這裡講的「辨識植物」和系統分類學是兩碼事)。對於可以很快認出這是哪種植物的人來說,除了天賦外,也代表他看的樣本夠多,能夠很快的找到特徵區別出來。這十來年我不是非常有系統性地認植物,一來是專業上逐漸走上生態的領域,二來無法把大量的時間投注其上。但我大概知道有哪些方式可以很紮實地自我訓練(先簡單寫,以後想到再慢慢加進來):

  1. 觀察:這裡指的觀察包含採標本寫記錄和拍照記錄。
    1. 採標本是認植物的基本功,藉由選擇標本的部位可以深入觀察各項特徵,植物誌上寫的特徵是不是符合野外觀察到的?檢索表上的特徵是不是有效或容易辨識?除了決定性的生殖器官特徵外,有沒有其他營養器官的特徵? 葉子的特徵至少有十類以上(例:葉型、葉脈、質地),你是不是能夠很清楚地把這些特徵都練習描述出來?另外像是物候的觀察,什麼時候開花?什麼時候結果?這都關係到採標本的時機,這些都無法速成,只能自己先蹲馬步練。另外除了書本上記載的特徵之外,自己一定要歸納出輔助判斷的其他特徵,除了植物本身的特徵之外,環境因子也是值得同時記述下來的,例如大葉楠(Machilus japonica var. kusanoi)是比較偏好溪谷的地形、紅楠則相反。記得以前上樹木學和植物分類學的時候,光看標本就很有自信能分出紅楠(Machilus thunbergii)和香楠(M. zuihoensis),但開始做野外調查後,有些紅楠或香楠根本葉子就採不到,此時葉表面有無光澤的質地就根本無法判斷。為此我花很久的時間觀察林子底下透光的葉脈,看紅楠和香楠是否有不同?以及他們葉著生的形態等。所以我會建議一開始要練習把所有的特徵全部寫下來,例如葉子的特徵可以這樣描述:
      1. 單葉
      2. 互生
      3. 葉革質
      4. 葉尖銳尖
      5. 葉背灰白色
      6. 有托葉,線形
      7. … (以此類推)
    2. 拍照,除了上面採標本觀察外,攝影也是個很重要的工具。請記得拍照時一定要先弄清楚哪些是區別物種的特徵,例如禾本科外稃、內稃、內穎、外穎及葉舌等都是判斷的重要依據,只是拍草的大景是完全沒有參考價值的
  2. 比較:哪些特徵是可以區分出物種的?這個可以用大量的觀察資料歸納,或是可以用比較客觀的數值方法來做分類,像是分類回歸樹(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; CART),這部份的細節以後有機會再談。

總結,植物的特徵是流動的,辨識物種時能多幾個特徵參考會更有助於判斷。

發表留言